43、伤口
“你哪里不舒服?”白市卫生院的女大夫和颜悦色地问我。“手痛”,我伸出右手,掌心的伤口已经化脓,手指头肿得像一个个小萝卜。“怎么不早点来呢?”女大夫嗔怪道。
“他下大塘,太远了。”小孔替我回答。
“大塘?”女大夫同情地摇摇头,“你这手伤得不轻啊,必须立即切开引流,清洗伤口,还得打三天青霉素消炎。好么?”说完关切地望着我,她显然是担心我路途遥远不方便。
“全听您的,谢谢您!”小孔抢先回答。真得感谢他,要不是他闻讯后到大塘接我,我还在那儿遭老罪呢。
五天前,我和世枚“告牛”把犁时右手不慎打了个水泡,当时我并不在意,第二天水泡越来越大,隐隐作痛,晚上我用衣针挑破掌皮,挤出液体,没把它当回事情。次日照样出工插秧,收工后右手掌又红又肿,疼痛加剧。我心想坏了,肯定是感染无疑,无奈中去找大队赤脚医生。
赤脚医生是位四十来岁的汉子,正在家中做饭。他把我让进里屋,看了看我的伤口轻描淡写地说:“冇关系,打针青霉素就可以了。”请师师做主,我只好听他摆布。
他用棉签蘸碘酒涂擦我的胳膊时,见碘酒顺着胳膊往下淌,便随手在板壁上扯下被火烟熏得泛黄的报纸给我擦拭,我不由得心头一紧,闭眼让他扎针。针头刚抽出来,我两眼一黑倒在他的床上。
苏醒后我慌忙坐起来,只见他若无其事地对我笑笑:“你晕针呢!”我道谢后赶紧逃也似地离开他家。
次日是星期天,我的右手愈发疼痛肿得厉害了,生活已经无法自理。我用左手给小孔写了张便条,托桂花佬的孙子(他在白市中学读书,周六回家周日返校。)带给小孔。
周一,小孔大清早赶赴大塘,把我接出深山。
治疗室的值班护士是一位中年大姐,她为我切开伤口,小心翼翼地引流,清创,然后用一小块凡士林纱布塞进创口,外面用纱布盖上,再用胶布固定。
注射完毕,护士大姐又叮嘱我千万不能让伤口沾水,一定按时来卫生院打针,换药。
道别后我跟小孔回到林场,住在他家养伤。
养伤期间,我得到了老孔妈母子俩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。为了避免我的伤口沾水,老孔妈每天都会为我搓洗脸的毛巾,还为我擦背,老人家对我如同亲生儿子一般,让我感动不已,真不知道如何报答她老人家才好。
如果没有孔妈母子俩,我真无法想象怎样熬过那段受伤的艰难日子。我衷心感激他们,永远永远!
2011-7-14
当年的伤口至今隐约可见。
网友精彩跟帖分享
友谊常存,谢谢老妈妈 |
——中知网友双宽阁2011/8/8 12:12:00
自强不息很幸运,如果当时伤口感染导致败血症,可就不是三天青霉素的事了。看得出来,孔妈妈的精心护理是倾注了他的母爱的,这就难怪多少年后自强不息还是要深情地去探望孔妈妈了。
——中知网友千帆过2011/8/8 17:35:00
山中庸医真害人,
幸得挚友把手伸,
慈祥老母多爱抚,
终得康复胜亲人。
——老友龙行天下2011/8/9 7:54:00
年轻时的我们,生命曾经那么坚韧。饿过,累过,伤过,病过,哭过,苦过和内心迷失压抑苦闷过。再回首,看那些跌跌闯闯趔趔趄趄的脚印,自己都为自己捏把汗。我们毕竟走过来了。伤口终于成疤痕。那就享受今天吧。
——中知网友晓寒2011/8/9 10:42:00
伤口可愈合,恩情永不忘!
——中知网友山光水色2011/8/10 22:00:00
患难之交,小孔母子处处扬溢着人性的光辉,真是好人喔,那天按你给的地址进了小孔的空间浏览了一番,确实不错,文笔,绘画都是一流,是个人才,请代向小孔问好,祝他母亲身体健康!
——湖南知网友西岭望雪2011-8-12 23:21
多亏了你的朋友小孔关键时刻出手相助,带你到医院,消了炎,不然伤口感染了,会出大问题呢。
小孔和他母亲在你患难的时候,给予你及时的帮助,这真的是难得。尤其是他们母子当时日子本身过得艰难,这当然是没齿难忘的。
在此也祝愿知青妈妈健康长寿!
——湖南知网友书荟 2011-8-13 15:53
谢谢西岭望雪和书荟的关注、点评和理解!遗憾的是孔妈妈已经离开我们几年了。我相信她老人家知道我的知青朋友们的祝福定会含笑九泉,谢谢朋友们!
——自强不息回复西岭望雪和书荟2011-8-13 21:25
朋友好!那老孔妈对您真好,感动!
看到您受伤,我也想起我有次双抢要结束时左手食指也是发炎肿大,我去赤脚医生那里他给我划开一个口子上了一种黑药膏。那叫一个疼,十指连心。我刚才看看疤痕还在。看看,我又忍不住跟您聊天了。一样的经历,特别有共鸣!
——新浪网友雁归烟霞2012-12-9 08:10
多么慈祥的老人!遇到这么一位老妈妈,是老兄你不幸中的万幸。
——新浪网友上海周忠明2013-4-10 09:42
困难见真情,多好的孔家人呀!
——新浪网友天敌乙2013-6-26 07:36
牛受伤掌发炎,
小孔拉着到医院,
精心治疗细护理,
孔妈如母永怀念。
——老友龙行天下2013/11/6 8:05:00
农村缺医少药,村里只有赤脚医生。我们村里的赤脚医生是个年轻人,原来是学理发的,提个剃头箱走村串户,上门为村民剃头,理发费到年底统一收取。后来经过短期培训,成为赤脚医生,剃头箱变成红十字药箱。看点小病还差强人意,遇到复杂一点的就慌了。有一次一个村民头疼不止,被他诊断为脑膜炎。我们村离乘班车的地点有10公里,队长急忙叫人砍竹子,制成担架,派人抬到公路边。送到县医院,医生说是耳朵里面发炎,虚惊一场。
——中知网友麻纱老农2013/11/6 10:23:00
衷心感谢龙版和老农二位朋友的精彩点评!
当年农村的赤脚医生鱼目混珠,专业水平参差不齐。其中不乏藏龙卧虎的民间中医高手,但毋须讳言的是,更多人的医术实在算得上滥竽充数。老农说的那位赤脚医生,幸好是误将小病诊断成大病,让人虚惊一场,如果将大病误诊为小病,岂不悲催死了?再说当年我如果不是侥幸躲过一劫,那不做皮试就打青霉素很可能就要了我的小命,今天也就没有机会向朋友们讲述我的遭遇了。
再次感谢你们!紧握你们的手,问好!
——自强不息回复龙行天下和麻纱老农2013/11/7 9:34:00
手掌化脓疼得紧,
小孔陪着市里行,
住在也家受优待,
孔家妈妈实在亲。
——老友龙行天下2015/7/26 9:18:00
自强兄命里有贵人,要不是孔兄母子俩,那伤口真能要人命呢。
——中知网友闯北走南2015/7/28 15:09:00
闯北早上好!你说得对,孔家母子的确是我的贵人。如果不是他们伸出援手,后果难以想象,我很可能就没有机会对你们述说我上山下乡的故事了。
——自强不息2015/7/29 8:14:00
谢谢朋友分享!请看下篇《44、碓舂米》
评论